鄞州新聞網記者 盧霞 通訊員 趙美鋆 施詩韻
“垃圾分類再回收,不是為了這筆錢,更重要的是一種綠色生活理念。”近日,說起前幾天剛捧回來的“大獎”,家住東柳街道華僑城社區的居民胡亞女笑著說。
原來,前幾日49歲的胡亞女被評為寧波市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類“搭把手”個人排行榜全市投遞前十強。在過去的這一年里,胡亞女通過“搭把手”回收柜獲得了2000余元的獎勵。
“‘搭把手’比普通垃圾分類更精細化。”胡亞女告訴記者,像日常喝完的奶茶,她會習慣性地將吸管與瓶子分開,但投放前必須清洗干凈。剛開始分類時,家人也不理解、嫌麻煩,還經常抱怨“為了這么一點錢,實在沒必要浪費時間。”但是胡亞女還是堅持從日常一點一滴做起。
記者在她家里看到,垃圾桶的個數可不少,光廚房里就放了兩個,一個用來投放廚余垃圾,另一個用來投放塑料袋等各種不可回收垃圾。“廚房里放置兩個垃圾桶,就避免了廚余垃圾跟其他垃圾混投,分類起來也更方便。”
在陽臺,胡亞女則放置了一個比較大的防水紙箱,用來投放紙箱、易拉罐、玻璃瓶等可回收物。紙箱旁邊還懸掛著一個塑料袋,里面裝的是廢舊電池等有害垃圾。“其實家里的垃圾算來算去就這么幾類,都用相應的垃圾桶裝好,分類起來一點都不難。”
平日里,胡亞女不僅自己堅持將紙箱、塑料、舊衣服等分類投放至回收柜,還經常幫助鄰居做好分類。如隔壁居住的年輕人經常點外賣,然后一股腦兒把吃剩的垃圾丟到綠桶里。胡亞女每次看見后,都會耐心地幫助他們分類,外賣的剩菜剩飯作為廚余垃圾,外賣盒洗干凈后投入到“搭把手”。去年一年時間,胡亞女不僅改變了家人,還帶動了自己居住的61號樓的鄰居,一起進行精細化垃圾分類。
|